请输入要查询的关键词
时间:2021-01-01 来源:科技日报
山西省能源局、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和省应急管理厅近日印发了《2021年度全省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方案》提出,2021年推动全省10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拓展智能化应用场景,全面推进煤矿固定场所无人值守,关键环节机器人替代,实现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减人60%,全省井工煤矿单班入井人数减少10%—20%目标。
已经验收运行的高河能源公司智能矿山。
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山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安全新战略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山西省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是实现煤矿减人增效、提高煤矿本质安全的有效手段。《工作方案》确定了主要任务:全省煤矿建设210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推动790处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建设;所有井下固定硐室力争实现无人值守;所有90万吨以上矿井,皮带运输系统实现集中控制;推进皮带运输系统实现机器人巡检。
《工作方案》提出了多项推进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省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机制。坚持目标任务导向,将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纳入能源综合改革试点目标责任专项考核。强化政策支持引导,省政府各职能部门落实在煤炭产能核增、先进产能认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煤矿安全改造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要让更多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科技公司、网络公司参与山西煤矿智能化。明确技术管理要求,为保证煤矿均衡生产,对一井一面生产矿井,可增加一个工作面实施智能化建设或改造,经验收达标后恢复一井一面。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要全部实现智能化;供电、排水、皮带原则上要全部实现无人值守,机器人巡检能上尽上;对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改造具备条件的,要应上尽上;加快煤矿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加快辅助运输系统智能化改造。
据了解,截至目前,山西省已有80处综采工作面推进智能化建设,投入使用51处,以点带面促进了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
新加坡分部:+65 6519 1234
地址:香港上环干诺道中168号
信德中心西座12楼